Dimethyl fumarate富马酸二甲酯
富马酸二甲酯Dimethyl fumarate (DMF) 是一种具有口服活性且可透过血脑屏障的 Nrf2 激活剂,可诱导抗氧化剂基因表达上调。Dimethyl fumarate 通过 GSH 耗竭/ROS 升高/MAPKs 激活途径诱导结肠癌细胞坏死,并诱导细胞自噬 (autophagy)。Dimethyl fumarate 可用于多发性硬化症的研究。
MCE 的所有产品仅用作科学研究或药证申报,我们不为任何个人用途提供产品和服务
生物活性
体外研究
Dimethyl fumarate 富马酸二甲酯(DMF;20 -200 μM;24 小时) 剂量依赖性地降低 SGC-7901、HT29、HCT116 和 CT26 癌细胞的活力[1]。
Dimethyl fumarate 富马酸二甲酯(DMF;100 μM;3-24 hours) 显著激活CT26细胞中的JNK、p38和ERK[1]。
富马酸二甲酯 Dimethyl fumarate 诱导结肠癌细胞坏死性凋亡,机制涉及GSH耗竭,ROS 的增加和 MAPK 介导的信号传导的激活[1]。
富马酸二甲酯 Dimethyl fumarate 通过减少炎性细胞因子 (IL-12 和 IL-6) 的产生来抑制树突状细胞 (DC) 的成熟,以及MHC II 类、CD80 和 CD86 的表达。Dimethyl fumarate 通过减少 p65 核转位和磷酸化来损害 NF-κB 信号。Dimethyl fumarate 通过抑制 NF-κB 和 ERK1/2-MSK1 信号转导抑制 DC 的成熟以及随后的 Th1 和 Th17 细胞分化[2]。
Dimethyl fumarate (DMF),一种免疫抗氧化反应的调节剂和诱导剂,抑制 HIV 复制和神经毒素释放[3]。
细胞活性测定[1]
细胞系:SGC-7901、HT29、HCT116 和 CT26 细胞
浓度:20 μM、50 μM、100 μM、200 μM
培养时间:24小时
结果:在 SGC-7901、HT29、HCT116 和 CT26 癌细胞中降低了细胞活性。 相关产品推荐:MG132可逆的蛋白酶体抑制剂
体内研究
富马酸二甲酯 Dimethyl fumarate (DMF;50 mg/kg;口服强饲法;每天;持续 7 天) 处理显示可上调 Nrf2 和 Nrf2 调节的细胞保护基因的 mRNA 和蛋白质水平,减轻 6-OHDA 诱导的 C57BL 纹状体氧化应激和炎症/6 只老鼠[4]。
动物模型: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4]
剂量:50 mg/kg
给药方式:口服灌胃;每日一次;持续7天
结果:显示上调了Nrf2及其调控的细胞保护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
参考文献
[1]. Xin Xie, et al. Dimethyl fumarate induces necroptosis in colon cancer cells through GSH depletion/ROS increase/MAPKs activation pathway. Br J Pharmacol. 2015 Aug;172(15):3929-43.
[2]. Peng H, et al. Dimethyl fumarate inhibits dendritic cell maturation via nuclear factor κB (NF-κB) an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 and 2 (ERK1/2) and mitogen stress-activated kinase 1 (MSK1) signaling. J Biol Chem. 2012 Aug 10;287(33):28017-26.
[3]. Cross SA, et al. Dimethyl fumarate, an immune modulator and inducer of the antioxidant response, suppresses HIV replication and macrophage-mediated neurotoxicity: a novel candidate for HIV neuroprotection. J Immunol. 2011 Nov 15;187(10):5015-25.
[4]. Jing X, et al. Dimethyl fumarate attenuates 6-OHDA-induced neurotoxicity in SH-SY5Y cells and in animal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by enhancing Nrf2 activity. Neuroscience. 2015 Feb 12;286:1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