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MCE(MedChemExpress) > 抗体,重组蛋白,基因等 >

都挺好-阿尔兹海默(Alzheimer)知多少

    阿尔兹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 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 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病理表现

    认知:智力下降,思维和理解困难,妄想,迷失方向,健忘,精神混乱,难以集中精力,无法创造新的记忆,或无法识别常见的事物

    行为: 攻击性、躁动、自我照顾困难、易怒、毫无意义地重复自己的话、性格变化、烦躁不安、缺乏约束、或游荡和迷路

    情绪: 愤怒、冷漠、普遍的不满、孤独或情绪波动

    心理学: 抑郁、幻觉或偏执

    其他常见病症: 丧失肌肉运动,说话混乱,食欲不振。推荐阅读:β-Amyloid 1-40

    发病率

    据阿尔兹海默症协会公布的 2017 年数据显示,美国 65 岁及以上的人群中,2017年的患病率约为 530 万(占65岁及以上人群中的 10% )。近观中国,因实际国情所致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总数已超过 900 万。

    可能发病机制

    胆碱能学说:在上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科学家认为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大脑内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缺失是导致 AD 疾病的关键原因。目前临床上治疗老年痴呆症的首选药物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临床上使用的有:多奈哌齐(1996年批准上市)、石杉碱甲(中国原创药物,1996年批准上市)、卡巴拉汀(2000 年批准上市)和加兰他敏(2001 年批准上市)。但值得注意的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只能缓解早期病人的认知障碍,无法阻止病情的进展。

    β 淀粉样蛋白(Aβ)学说:在上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科学家在 AD 患者脑血管中发现了 β 淀粉样蛋白并进行了基因测序,研究发现它与 AD 有关的多种基因突变有关联。目前,Aβ 被认为是导致阿尔茨海默氏症发病的元凶,Aβ 沉积和聚集可引起突触结构及功能的一系列改变,在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Tau 蛋白学说:科学家发现过磷酸化的 Tau 蛋白在 AD 神经退行性变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Tau 蛋白是一种微管结合蛋白,当它被过度磷酸化,会造成神经原纤维缠结,导致神经细胞凋亡。

    小M 的小思考:

    阿尔兹海默症现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球每 3 秒钟就将有 1 例痴呆患者产生。2018 年全球约有 5 千万人患有痴呆,到 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 1.52 亿,将是现在的三倍之多。据估计,2018 年全球社会痴呆相关成本为 1 万亿美元,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增至 2 万亿美元。如此惊人的数字,想想就很可怕!在此,小编恳请各位医药大神,继续努力,尽快攀上这个医药研究的“珠穆朗玛峰”!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一直有所期待!

推荐类似文章

抗体,重组蛋白,基因等